旅游線路分類
神農架國家地質公園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320元(僅供參考),包含項目:神農頂、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神農祭壇、天生橋、官門山景區、天燕風景區6大 320元(僅供參考),包含項目:神農頂、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神農祭壇、天生橋、官門山景區、天燕風景區6大景區門票。 A.免票政策:身高1.2米以下兒童; B.優惠政策:身高1.2--1.4米兒童購優惠票。
景點地址:湖北省神農架林區木魚鎮
交通信息: 自駕路線: ①武漢宜昌方向:武漢走武荊高速至宜昌走宜巴高速至平邑口下高速,走209國道至神農架木魚鎮。 自駕路線: ①武漢宜昌方向:武漢走武荊高速至宜昌走宜巴高速至平邑口下高速,走209國道至神農架木魚鎮。 ②十堰方向:走209國道至房縣—神農架紅坪鎮——木魚鎮。
神農架國家地質公園簡介:
神農架是世界中緯度地區唯一一塊保存完好的綠色寶地,具有比其它溫帶森林生態系統更為豐富的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神農架林區位于中國亞熱帶向溫帶過渡的地區,億萬年前曾經是片汪洋大海,喜瑪拉雅造山運動使其變成了高山,成為“華中屋脊”,這里海拔超過3000米的高山就有六座。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神農架成為第四紀冰川時期各種動植物的避難所和棲息地,幾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雙版納、東自日本中部、西至喜瑪拉的所有動植物物種。現知神農架林區有高等維管束植物199科、872屬、2671種,其中列為國家一、二級保護的樹種有39種;動物500多種,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有50多種;可入藥的動、植物達2013種。因此,神農架被世人譽為“物種基因庫”、“天然動物園”和“綠色寶庫”。 神農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為世人所矚目。1986年,國務院批準神農架為“國家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保護區”;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神農架列為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員;1992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又將神農架定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點”。
神農架主要景點:
神農架主要旅游景點:神農架神農頂 ·天燕原始生態旅游區 ·神農架紅坪 ·神農架 ·燕子埡 ·小龍潭野考站 ·板壁巖 ·燕子洞 ·風景埡 ·神農架旅游滑雪場 ·神農架動植物標本館·武山湖 ·天門埡 ·香溪源 ·神農祭壇·六道峽 ·金猴嶺 ·小當陽 ·湖北老君山 ·杉樹坪 ·古犀牛洞 ·大九湖 ·宋洛風光 ·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 ·了望塔 ·松香坪 ·古梭羅樹 ·神農架自然博物館
1、板壁巖
板壁巖位于神農架林區西南部,與神農頂、風景埡遙遙相望。
板壁巖有三奇:一是怪石突兀的石林奇;二是漫山遍野、密不透風的箭竹奇;三是,人們曾多次發現“野人”的足跡。
2、風景埡
在神農架主峰西側,海拔2700余米,峰奇谷秀,多彩誘人,為神農架主要風景區之一。其峽內怪石累累,曲峰叢叢,有的盤結曲扭,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傲骨嶙絢,有的遮崖蔽天,景象萬千。
3、千年古杉
樹高48米,胸圍8.2米,需5人合抱,稱為神樹。
4、金猴嶺
金猴嶺南連紅巖洞,北臨小龍潭,山勢高峻,氣候寒涼,森林茂密,風景優美,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金絲猴在這里棲歇攀緣。
神農架住宿
勞累了一天,自助游朋友們最想找個干凈舒適又實惠的地方睡個覺。到神農架旅游多住宿在木魚鎮,此處的賓館較集中,可供游人選擇。當地二星級賓館主要有神農山莊、天祿度假村,居住環境和條件較好,價格也算中檔(門市價280元/間);其他有河坪賓館、財苑賓館、神保賓館、運征賓館、神農度假村等,價格也較適中,在200元左右,淡季可協議到100元/間左右。
如在松柏鎮住宿,可選擇神農架賓館,條件和價格方面也是工薪階層能接受的
神農架飲食
有了行和住,飽了眼福,可不能虧待自己的胃啊。神農架地區有句順口溜:“吃的洋芋果,烤的疙瘩火,燒酒配著臘肉喝,除了神仙就是我”。到了神農架,要嘗嘗當地的臘肉、土豆和懶豆腐。
另外神農架的竹筍,木耳,蘑菇,土豆和一些野菜相當新鮮好吃,神農土家宴、神農野菜令人大飽口福。
神農架購物
到此一游,自助游朋友們肯定會買點東西留以后回味。到神農架旅游有許多當地的特產讓你購買。主要有:神農茶葉、香菇、中草藥、木菜板、絞股藍、野生蜂蜜、紅樺樹汁、根雕、野生動物標本、水晶石、野生核桃、板栗等。
如果游客想要購物,可以去木魚鎮和松柏鎮的街上找,在這里隨處可見的小攤小店里都可以買到當地的特產。
神農架自助游參考線路
D1:從全國各地坐火車抵達宜昌,上午從宜昌長途客運站出發到興山縣(每30分鐘一趟,需三小時,30元),在興山吃中飯休息,午餐后可游覽著名的興山昭君村(費用30元,游覽約需1小時左右)以及盤龍洞(門票20元),下午乘中巴到木魚鎮(每15分鐘一趟,需一小時,10元)。隨后步行2公里至香溪源景區(門票8元),此處水質極佳可用礦泉壺攜帶回家。游覽需一小時。然后步行回木魚坐麻木(15分鐘,5元)抵達神農祭壇游覽千年古樹(七人合抱),祭拜炎帝(門票25元),共需二小時,晚飯在該景區吃后可就地觀賞民族歌舞篝火晚會(門票25元)。晚會結束后乘麻木至木魚鎮住宿(標間50元左右)。
D2:上午包車(小面包每天200元,可合租)至鴨子口(入口),需一小時,購買門票后先抵達板壁巖景區(該處易迷路,需注意)游覽,需時二小時,然后至風景埡觀景,需一小時時再到小龍潭就餐后就地參觀“野人”考察展覽及動物圓(有金絲猴)需二小時,下午至金猴嶺徒步穿越一段原始森林(風光迷人)需二小時,隨后步行觀賞紅坪畫廊(峽谷兩岸山峰五彩斑斕,一步一景)需二小時至紅坪鎮吃飯住宿(標間40元)。也可于第一天在木魚鎮租帳篷(80元一天)住宿。
D3:上午出發至燕天風景區(15公里,門票30元,包括所有景點)游覽。可觀云海(有時可看見佛光),游燕子洞,走“升天”路(相傳為神農氏升天處),該處垂直高差2000多米,極為壯觀,共需四小時,午飯在景點吃本地特色菜(每人25元)飯后出發至松柏鎮(40公里)參觀神農架自然博物館(門票15元)需二小時,晚飯及住宿在該鎮(標間45元),晚上可在此處購物。
D4、上午可以上山采集板栗,獼猴桃等野果。然后乘車至宜昌(票價40元,7小時)下午抵達宜昌。也可乘車至十堰市轉道游覽武當山。
【資源狀況】
神農頂古老漫長的地理變遷和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使神農架全境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一是生物資源。現有森林面積1618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積量2019萬立方米,實施“天保工程”后,森林年凈增長量29萬立方米。這里有各類植物3700多種。有高等維管束植物119科、872屬、2671種,其中列為國家一、二級保護的樹種有39種。有各類動物1060余種,其中兩棲類33種,爬行類40種,獸類76種,魚類47種,鳥類308種,昆蟲560種。金絲猴、華南虎、金錢豹、白鸛、大鴇等67種珍稀野生動物受國家重點保護。神農架可入藥的動、植物達2013種。白化動物和千年相傳的“野人”之謎為世人矚目。神農架是名符其實的“物種基因庫”、“天然動物園”、“綠色寶庫”。二是旅游資源。神農架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態與億萬年來形成的亙古地貌,孕育了眾多自然景觀,境內奇山異石、奇洞異穴、奇花異草、奇獸異鳥無處不在,無所不括。這里山峰瑰麗,清泉甘冽,風景絕妙。神農頂雄踞“華中第一峰”,風景埡名躋“神農第一景”。紅坪峽谷、棕峽峽谷、關門河峽谷、陰峪河峽谷雄偉壯觀;龍泉瀑、香溪河、大九湖風光綺麗;燕子洞、冷熱洞、盛犀牛洞、潮水洞、令人叫絕。神農架獨特的生態旅游資源使其成為開展觀光攬勝、度假休閑、探險獵奇、體育健身、科學考察、科普教育的理想場所和最佳去處。觀原始洪荒之貌,賞幽綠秀野之景,品神農文化之韻,探野人傳世之謎,成為神農架旅游的精準概括。三是水能資源。神農架境內地表水資源豐富,溝谷深切,落差較大,發源于其區內的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堵河4大水系年地表徑流量約22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達53萬千瓦,近期可供開發的27萬千瓦,現僅開發6.8萬千瓦。四是礦產資源。神農架全境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以磷、硅為大宗,磷礦儲量逾1.5億噸,且儲藏集中,礦體裸露,品位較高,運輸便利。
【人文背景】
大九湖 神農架據傳是華夏始祖、神農炎帝在此搭架采藥、療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為梯,以助攀援”,“架木為屋,以避風雨”,最后“架木為壇,跨鶴升天”。神農炎帝是華夏文明開創者之一,后人將其豐功偉績列陳有八:訓牛以耕,焦尾五弦,積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創農耕,搭架采藥,日中為市,穿井灌溉。為緬懷祖先,頌其偉業,林區人民政府于1997年開始在神農架主峰南麓小當陽興建神農祭壇一座,塑其雕像于群山之中,但見牛首人身的神農氏雙目微閉,似思似眠,神農塑像與千年古樸相擁而立,景致渾宏,氣宇不凡,蔚為壯觀。
神農架人文歷史久遠,早在20多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秦漢以來,神農架地區分屬歷朝歷代鄰近州郡縣管轄(僅三國至隋初設綏陽縣),清代隸屬湖北省鄖陽府房縣及宜昌府興山縣。由于這里谷深林密,交通不便,歷來為兵家屯守之地。唐中宗被貶為廬陵王后,命神農架山脈為“皇界”。清順治、康熙及嘉慶年間,義軍劉體純部及白蓮教軍先后在此屯守11年之久。革命戰爭時期,賀龍紅三軍在此建立蘇維埃政府。新中國成立后的上世紀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國家以采伐木材為主要目的著手對神農架進行開發,并于1966年修通貫穿南北的公路。1970年國務院以〔1970〕國發47號文件,批準神農架林區建置,由湖北省直轄,行政地域由房縣、興山、和巴東三縣毗鄰區域劃出,國土面積3253平方公里。此后行政隸屬幾經變更,終于于1987年確定直屬省轄至今。
神農架文化遺存眾似繁星,民俗鄉風淳厚質樸。陽日古剎凈蓮寺、九沖佛影天觀廟傳承佛教衣缽,川鄂古鹽道依稀再現南方絲綢之路的繁榮,殘存的木雕、石刻及民間刺繡顯示炎帝后裔五千年的智慧。在此發現并已整理出版的《黑暗傳》被稱為漢民族的創世史詩,從而打破西方關于中國沒有自己史詩的百年神話。反映秦巴平民喜怒哀樂的百代民風土家婚俗、打喪鼓、山鑼鼓、打火炮堪稱中原文化的活化石。神農架不僅是東西南北野生動植物種類的交匯地,而且是華夏民族四大文化種類的交匯地。以神農架為原點,西有秦漢文化,東有楚文化,北有商文化,南有巴蜀文化。神農架是一處文化洼地,各種文化溪流在這里交融。神農架的自然條件和人文背景共同構成了神農架絢麗多彩的畫卷,雋秀如屏的群峰,茫茫蒼蒼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態系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宜人的氣候,獨特的內陸高山文化使神農架成為當今世界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凈土和樂園。
【動物王國】
國寶——神農架金絲猴·神農架白色動物有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白烏鴉、白龜和白熊等。
神農白熊,毛色純白,性情溫馴,頭部很大,兩耳豎立,一條不滿二寸的小尾巴總是夾著,貌似大熊貓,只是嘴部比較突出。它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以野果、竹筍、嫩葉為主要食物。神農白熊喜歡與人嬉鬧,甚至主動爬到人們的懷里閉目養神。它的嗅覺靈敏,善于尋找食物,飽食后常手舞足蹈。神農白熊已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們視為國寶或神物。獐、麂同屬哺乳綱偶蹄目鹿科的野生動物,古時統稱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黃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和白麂通體毛色純白,眼珠和皮呈粉紅色。
神農架一個叫做陰峪河的地方,很少有陽光透射,適宜白金絲猴、白熊、白麂等動物棲息。這么多動物返祖變白,僅僅用氣候原因是解釋不了的,因而也成了科學上的待解之謎。
1986年,當地農民在深水潭中發現三只巨型水怪,皮膚呈灰白色,頭部像大蟾蜍,兩只圓眼比飯碗還大,嘴巴張開時有1米多長,兩前肢有五趾。浮出水面時嘴里還噴出幾丈高的水柱。
與水怪傳聞相似的還有關于棺材獸、獨角獸的傳聞。據說,棺材獸最早在神農架東南坡發現,是一種長方形怪獸,頭大、頸短,全身麻灰色毛。獨角獸頭跟馬腦一樣,體態像大型蘇門羚羊,后腿略長,前額正中生著一只黑色的彎角,似牛角,約40厘米長,從前額彎向后腦,呈半圓弧弓形。還有驢頭狼,全身灰毛,頭部跟毛驢一樣,身子又似大灰狼,好像是一頭大灰狼被截去狼頭換上了驢頭,身軀比狼大得多。
【神農文化】
在神農架古老的謎一樣的山林里,積淀著古老的謎一樣的文化。獨具魅力的神農架文化像一樽陳年老酒,香漂萬里,醉人心脾,令人心往神馳。神農架文化具有區別于其他地區文化的顯著特點:這就是古老的山林特色。既保留了明顯的原始古老文化的痕跡,又具有濃厚的山林地域風貌。其區域文化特色被視為亞洲少見的山地文化圈----高山原生態文化群落帶。
漢民族神話史詩《黑暗傳》的發現受到了我國神話學界和德國、英國、法國、奧地利、丹麥的漢學家的高度重視和熱情評價。這部長達3000多行的史詩唱本,記錄著漢民族的遠古創世神話。被我國神話學專家袁珂先生判定為漢民族廣義的神話史詩,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黑暗傳》的保存,是神農架先民崇敬上古開天辟地的英雄而歌唱的結果。他們把神話當做真有其事的歷史知識,代代往下傳唱。一些老歌手把《黑暗傳》手抄本奉為經典,當作傳家寶加以珍藏,從不輕易示人。在神農架,把《黑暗傳》帶進棺材作陪葬或死前埋在地下不為子孫所知的事屢見不鮮。《黑暗傳》的發現,是中國古神話的發現,打破了漢民族沒有神話史詩的定論,對于中國神話學和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也因此成為神農架民間文學寶庫中最為璀璨的明珠。
神農架民歌的演唱形式、音樂色彩和語言藝術十分古老和豐富。許多民歌珍品歷傳不衰,成為神農架人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閃耀著古楚文化的燦爛光輝。薅草歌聲情并茂,明快悠揚;婚禮歌膾炙人口,趣味盎然;喪禮歌音色古樸,粗獷蒼涼;民間小調抒情狀物,盛情真摯。
堂戲是神農架現存的十分古老的地方劇種,因演出時所需場地較小,一般在農家堂屋里表演,故名堂戲。劇目大多是傳說的古裝戲,也有民間藝人自編自演的現代戲。演唱風格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
神農架的歷史文化遺跡已鮮可尋覓。陽日的凈蓮寺,九沖的天觀廟,松香坪的白云庵、觀音閣,只依稀辨認出斷壁殘垣。但是蘭英寨、松柏寨等古寨堡和大九湖古戰場保存得十分完好。1985年在紅坪、劉享寨相繼發現了兩塊保護山林的石碑。紅坪的護林石碑立于經坪西溝天門洞口的老巖石上,石碑約一米見方,上鐫“嚴禁山林”四個大字,落款為清同治元年,距今有100多年了。另一塊石碑立于劉享寨南麓一個名叫新大路埡的峰巒石壁上,石碑長83厘米,寬55厘米,刻于光緒十三年(1887年),上鐫“嚴禁石木”四個大字。這兩塊石碑是神農架古代保護山林的“石碑雙壁”。
神農架民風古樸,民俗奇特。在一些農家的大門上,常掛著一幅青面獠牙、面目兇惡的木雕臉譜,謂之“吞口”。在南部山鄉,熱情的主人往往以酒待客,謂之“喝冷酒”;北部山鄉則有一整套待客的酒規。山民愛抽煙,每人備有一個旱煙袋,長一米左右,謂之“煙槍”。山村婦女愛纏頭巾,有時纏在頭上的頭巾多達數十條。
神農架的文化生態與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一樣包含著巨大的價值而且具有長期恒久的魅力。其獨特的文化個性,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及她背后蘊含的真正的資源價值,承載著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可能性,并給予神農架一個真正安寧與幸福的承諾。
神農架林區的民間文學是神農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珍貴的漢民族神話史詩,優美抒情的民間歌謠,絢麗多彩的傳說故事,構成了神農架民間文學的寶庫,也是上個世紀以前的古老文化封存在神農架的有力見證。
【野人之謎】
神農架的奇幻、神秘、引人入勝還在于它可能擁有一種傳奇性動物——“野人”(稱“雪人”或“大腳怪”)。20世紀50年代以來,神農架不時有“野人”存在的報告傳來。
1976年5月中國科學院組織了“鄂西北奇異動物考察隊”深入神農架原始林區,探杳神農架野人“野人”足跡。收集到了“野人”的烘便、毛發等實物,測杳了“野人”腳印。經初步鑒定,“野人”是一種接近于人類的高級靈長類動物。近幾年來,又有多名考察隊員和游人目睹了“野人”的存在。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捕獲到一個活的“野人”,因此神農架“野人”仍是一個謎。1977年至1980年,有關部門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野外考察,搜集到野人毛發數百根,發現野人腳印數百個、糞便多處,還發現野人住過的竹屋。考察結果昭示:神農架的確存在未知的奇異動物。
歷史的長河在不斷流動,地球上的萬物也處于不停的變化之中。2500多年來,曾經有過許許多多關于“野人”的報道和傳說。
在遼闊的神州大地上,有關“野人”的傳說,也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我國古代的書籍中曾有過許多關于“野人”的記載和描述,僅“野人”的外號和別名就有幾十種之多,如“山鬼”、“毛人”、“羆”、“擂”、“狒狒”等。當然,人們很難判斷在眾多的民間傳說和民間神話中,哪些是純粹的信口開河,哪些是有根有據的事實。
我國關于"野人"的記載大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古書上曾這樣說過,周成王時,西南一相蕃國有人捉到一只狒狒(古代對“野人”的稱呼之一)獻給相蕃國國王。古書中對“野人”的描述與現代“野人”十分相像。 著人詩人屈原也曾以酷似“野人”的動物為素材,寫了一首 《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藶兮帶女籮, 即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屈原的老家就在現在湖北神農架南的秭歸縣,屈原筆下的“山鬼”與神農架的“野人”是一種巧合呢?還是真實的 記錄?唐朝、清朝也都有過關于“野人”的記載。神州文化,源遠流長。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對“野人”的記載和傳聞也都不一樣。在西方,自古羅馬時代就有關于“野人”的描繪。
神農架“野人” 神農架是一個原始神秘的地方。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區域氣候,造就了神農架眾多的自然之謎。“野人”、白化動物、珍禽異獸、奇花異草、奇洞異穴等無不給神農架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野人”之謎是當今世界未被破解的四大謎之一。在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曾發現過“野人”的蹤跡,而且不同地區的人們對其有著不同的稱呼,如北美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分別被稱為“沙斯夸之”和“大腳怪”。
神農架是發現“野人”的次數最多、目擊者人次最多的地方之一。據不完全統計,自上世紀初來,這里已有近400多人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看到近100多個“野人”活體。神農架可能有“野人”,有四方面的依據:一是史書有記載。《山海經.海內南經》、屈原的《山鬼》、明代《本草綱目》、清代神農架周邊的房縣、興山等縣縣志都有關于“野人”的記載。《本草綱目》上記載:“南康有神曰‘山都’,形如人,長丈余,黑色,赤目黃發,深山樹中作窠……描述的就是“野人”;二是民間有傳說。民間關于“野人”的傳說歷史悠久,上自遠古,下至當今。從秦始皇修萬里長城,逃跑的民夫躲進深山老林變成“野人”的傳說,到今天神農架周邊地區流傳的進深山雙臂套竹筒防“野人”的傳說,有許多的版本;三是科考有發現。人類從何而來?是猴子、猩猩,還是類人猿變來的嗎?為什么現在的猴子等站起來不能變成人?這個課題一直是人類學家、遺傳學家關注的問題。中國野考協會曾幾次組隊到神農架進行科學考察,發現了大量“野人”的腳印、毛發和糞便。鑒定結果表明,神農架確實存在一種介于猿和人之間的靈長類動物;四是有大量的人證和物證。神農架及其周邊地區有許多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看到過“野人”,特別是最近的1999-2003年、2005年及2007年在神農架境內均發生目擊“野人”事件。目擊者中有公務員、學生、游客和農民。他們對目擊物的描述基本相似:身材高大魁梧,面目似人又似猴,全身棕紅或灰色毛發,習慣兩條腿走路,動作敏捷,行為機警,有的還會發出各種叫聲。這和史書的記載及世界許多其它地方對“野人”的描述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中國科學院從1977年開始對神農架人形動物進行科考和研究,30年來也接到過上百宗曾經見過“野人”的各界人士的反映,同時也收集到不少有關人形動物活動的證據,但是30年來始終都沒有過與人形動物的正面接觸。
相關產品推薦
-
合肥出發到長江三峽神農架旅游 四日游
1680元起